广播爱好者基地社区天南海北 → 唐朝行政区划
查看完整版本:唐朝行政区划
1/4/2010 11:18:05 AM
  唐代从开国到玄宗开元二十年(公元732年),基本上继承隋制,实行州、县两级行政区划制度。唐太宗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将州县大加合并。同时根据山川的自然形势,将全国分为十个道。这十个道的名称和包括的范围为:
  一、关内道:东到黄河、函谷关,西达陇坂,南包终南山,北到沙漠。相当于今陕西秦  岭以北,甘肃祖历河流域和宁夏贺兰山以东,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西阴山、狼山以南河套地区。
  二、河南道:东到海边,西至函谷关,南到淮河,北至黄河。相当于今山东、河南两省黄河以南,江苏、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。
  三、河东道:东到常山,西至黄河,南到首阳山、太行山,北达匈奴。相当于今山西全省、河北省西北部长城内外,内蒙古集宁市以南地区。
  四、河北道:东到海边,西至太行山、常山,南到黄河,北通山海关、蓟门。相当于今北京市及河北、辽宁两省大部,河南、山东两省黄河以北地区。
  五、淮南道:东达海边,西至汉水,南到长江,北抵淮水。相当于今淮河以南,长江以北,东至黄海,西至湖北汉阳、应山一带地区。
  六、江南道:东临海边,西接蜀地,南达五岭,北至长江。相当于今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等省及江苏、安徽、湖北、四川的长江以南,贵州东北部地区。
  七、山南道:东接荆楚,西抵陇蜀,南至长江,北达商华之山。相当于今四川嘉陵江流域以东,陕西秦岭、甘肃嶓冢山以南,河南伏牛山西南,湖北溳水以西,重庆市至湖南岳阳之间的长江以北地区。
  八、陇右道:东接秦川,西过流沙,南接蜀地及吐蕃,北达沙漠。相当于今甘肃陇山、六盘水以西,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及新疆东部。
  九、剑南道:东接牂河、嘉陵江,西界吐蕃,南接群蛮,北通剑阁。相当于今四川涪江流域以西、岷江流域和雅砻江下游以东,云南漾濞江、礼社江、元江以东,南盘江以北,
  贵州水城、兴义以西,甘肃南端。
  十、岭南道:东南达海,西极群蛮,北据五岭。相当于今广东、广西两省区和越南北部地区。
  “道”的出现是我国疆域史上一个新的创举。唐初期的十道,只是一种地理区划名称,不设机构,不派官员,与地方行政无关。唐中宗神龙二年(公元706年)开始设置十道巡察使,后改名为十道按察使、存抚使等。由朝廷派遣官员巡察各地,但并不常设,没有定员,且不一定按“道”的范围行使职权。此时的道成为一种监察区。
  开元二十一年(公元733年)唐玄宗将十道增为十五道:将江南道分为江南东道、江南西道和黔中道;将山南道分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,以今四川和陕西两省的东境为分界地;将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)周围若干州县从关内道分出,增设京畿道;将洛阳(今属河南)周围若干州县从河南道分出,增设都畿道。同时每道设置采访处置使,并定为常制,还有了固定治所。
  《旧唐书·地理志一》:“京畿采访使,理京师(指长安)城内;都畿,理东都(指洛阳)城内;关内,以京官遥领;河南,理汴州(今开封市);河东,理蒲州(今山西永济西);河北,理魏州(今河北大名北);陇右,理鄯州(今青海乐都);山南东道,理襄州(今湖北襄阳);山南西道,理梁州(今陕西汉中);剑南,理益州(今成都);淮南,理扬州;江南东道,理苏州;江南西道,理洪州(今南昌);黔中,理黔州(今四川彭水);岭南,理广州。
  理,即治,指治所。因避唐高宗李治讳而改。从此,“道”成了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区了。所以,从开元二十一年后,唐朝实际上成了三级行政区划制(道、州、县)。
  唐后期,由于“安史之乱”,中原到处用兵。唐高宗为了奖励出征的将军,都授予节度使的官职。为了安抚从叛军投降来的将军,也都授予节度使。这样一来,原来在边境设置的节度使遍及内地,称为方镇,即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。由于中原用兵,很多州的刺史也掌握兵权,称为防御使、团练使、制置使。为巩固海防,又在沿海设置了三个守捉使。原有的十五道至此有名无实。这样节度使成了合法的军事兼民政长官,从而正式形成了方镇、州、县三级行政区划,原来的十五道成为空名。
Powered by BBSdiy V2.0 ACCESS © 1998-2024
Processed in 0.07 second(s)